“宛”美突破“一公里” 协同振兴谱新篇
作者:郭艳 贾红伟 李平 刘力扬
时间:2025-09-18     来源:中国邮政报

  南阳市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是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南阳市邮政分公司按照集团公司战略部署、河南省邮政分公司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四流合一”资源禀赋优势,深化政邮、板块、业技之间的协同优势,深入推进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服务千乡万村小产业融入经济大循环、千家万户小农品对接全国大市场,以规模化、体系化、智能化推动邮政服务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

  政邮协同 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

  “於显乐都,既丽且康!”这是两千年前东汉大家张衡笔下的南阳。如今,金秋时节稻浪翻黄,处处是丰收图景。桐柏县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里,乡亲们足不出村就能取快递;西峡县猕猴桃园,邮政“极速鲜”标签贴满快递箱;淅川县丹江岸边,群众看到无人车送邮件,一片欢呼……这些热闹的场景,正是南阳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清晨6点半,在淅川邮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的灯光下,公交车司机周江平忙着将打包好的快递搬上首班车。“这都是乡亲们网购的日用品,得准时送!”他发动车辆,沿着乡间公路向厚坡镇驶去,车窗外的稻田泛着晨露。20分钟后,公交车稳稳停在韦集村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

  “周师傅来啦!”服务站老板孙均波听到鸣笛声,立刻迎了出来,两人默契地将快递卸下车。曾经,韦集村村民取寄社会快递得骑半小时电动车去镇上,如今快递“坐”公交车进村,孙均波的小超市也因代收快递变了样:“现在每天进村的快件有五六百件,还能收寄七八件包裹。村民取快递时顺带买点生活用品,超市营业额比以前多了三成。”

  快递“搭公交”的便利,源于2021年淅川县邮政分公司与县交通运输局的深度合作。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后,客运车成了“移动快递车”,乡镇公交场站也被改造成仓储中转区,既省下了建物流点的成本,又让快递最快半天就能进村。“以前雨天取快递,骑电动车溅得满腿泥。现在在村口就能拿快递,太省心了!”韦集村村民李女士说。

  周江平的工作也因此多了一重意义。他驾驶的村村通公交车,从县城到厚坡镇的各班次,除了载乘客,还装着快递;返程时,车厢里又多了村民要寄的土特产。“感觉工作更有价值了!”他笑着说。

  在南阳,快递“坐”公交车并非淅川独有。新野、内乡等地的公交车站,也已变身交邮综合共配中心。2025年,河南省政府将提升农村道路和“客货邮”物流配送服务质效列为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南阳市分公司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推进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目前累计建设乡镇中心32个,建设“一村一站”4636个,建制村覆盖率达100%;复用农村“客货邮”场站262个,开通“交邮联运”线路30条,均居全省邮政第1位,“邮快合作”建制村覆盖率达99%。

  物流通,则百业兴。如今,南阳的辣椒酱、风干鱼、黄金梨搭上“客货邮”线路走出乡村,端上城市居民的餐桌;城里的家电、农资也沿着这条通道,快速送到农户手中。今年1至8月,南阳市快递进村业务量近2240万件,邮政代投社会快递410余万件。

  乡村“客货邮”,一头连着田野,一头连着城市。这条由政邮协同铺就的便民路,不仅打通了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更激活了乡村经济的神经末梢,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淅川县村村通公交车将邮件运送至九重镇邹庄村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

  板块协同 畅通农品进城“最初一公里”

  “农家少闲月,秋收人倍忙。”金秋时节,方城县博望镇万亩梨园里,翠绿的枝叶间缀满了黄宝石般的果子。不远处,几位“邮政绿”穿梭在果树间,和果农一起采摘、分拣,将梨子装进定制包装盒,贴上快递单,直接搬上停在田边的邮政快车。借着南阳邮政的板块协同之力,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美味,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百姓的餐桌。

  “每年收梨季,邮政比我们还上心!”博望镇果农刘女士笑着说,“邮政不仅寄递价格实惠,还帮着摘果装箱,比亲人还贴心!”她种植黄金梨多年,早已和方城邮政成了“老搭档”。

  博望黄金梨是全国农村特色产品,每年丰收季都不愁销路,但“怎么运出去”曾是果农的烦心事。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方城县邮政分公司提前布局,在博望镇设了7个收寄点,安排专职收寄人员驻点服务;针对种植大户,提供上门揽收、驻点打包服务;针对零散农户,安排流动收寄车巡回接单。“现在我们足不出村就能发快递,寄往省内及陕西、安徽等地的快递第二天就能到,早上摘的梨,晚上就能端上餐桌!”方城县分公司寄递业务部经理岳珂介绍,今年黄金梨销售季,博望镇日均收寄黄金梨包裹超2000件,预计全年收件量可突破5万件。

  进入收获季节的还有西峡县的猕猴桃。在五里桥镇前营村上千亩果园里,饱满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果农庞大叔正与邮政工作人员一起打包,脸上满是笑意:“以前猕猴桃熟了,得自己找销路。现在邮政开直播帮我们卖货,还管寄递,啥都不愁了!”

  “919”邮政农品节前夕,南阳邮政把直播间搬到了田间地头。邮政主播捧着猕猴桃对着镜头热情讲解:“家人们看过来!这是伏牛山脚下的猕猴桃,果肉细腻、甜度超高,今天下单还能包邮!”屏幕里,粉丝们纷纷留言互动,短短5分钟,直播间就涌进200多人,单场直播预售猕猴桃1000多公斤。

  “线上火了,线下服务得跟上。”西峡县邮政分公司总经理李祥伟说,为了让猕猴桃保持新鲜,邮政不仅在主产区设立收寄点,还推出寄递资费优惠,采用绿色保鲜包装,加快运输时效。省、市、县邮政三级联动,从宣传、包装到运输全程护航,确保猕猴桃以最快速度抵达消费者手中。

  在桐柏县,南阳邮政还走出了一条品牌赋能的新路子。桐柏县邮政分公司联合县商务局、邮储银行桐柏县支行,打造了“桐柏U礼”农产品品牌,打包推广深山里的香菇、茶叶、土蜂蜜等200种农产品。“以前我们的茶叶藏在深山没人知道,现在贴上‘桐柏U礼’的标签,通过邮政渠道卖到全国各地!”某茶叶合作社负责人说。为了做好品牌运营,桐柏邮政成立了专班,从定价、包装到物流、售后服务全程精细化管理,还同步解决“融资难”问题——通过邮政金融服务,为农户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截至9月10日,桐柏邮政助农销售额达7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让深山农品真正成了“致富宝”。

  今年初,南阳邮银联合出台“服务乡村振兴专项方案”,细化“五大客群”的服务标准,提升助农发展合力。截至8月,南阳邮银协同推动“融资E”贷款净增2.57亿元,成功引荐客户5179户,累计发放贷款11.14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邮政第1位。

  一项项举措,折射出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初心使命;一串串数字,成为农户们发展产业的底气与信心。南阳邮政聚焦地方特色农品,搭建起“产地直采+线上直播+邮政寄递”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不仅让农户实现了从“种得好”到“卖得出、卖得好”的转变,更打响了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品牌。

南阳邮政直播团队开展西峡猕猴桃助农直播。

  业技协同 贯通科技赋能“制胜一公里”

  2024年11月,淅川邮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投入使用。该中心场地面积为4400平方米,配备了156个格口的智能化分拣线,每小时可处理邮件1.1万件,日均处理量达8.8万件,EMS、极兔2家快递企业在此共同分拣。“处理时效比以前提升了两倍,真正感受到科技赋能带来的便利。”淅川县分公司总经理薛子杰说。

  薛子杰介绍,共配中心的智慧中枢——“客货邮”运营管理平台由邮政企业主导建设,汇集了EMS、极兔、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等6家快递公司和县交运、汽运、宛运等客运企业相关数据,具有带货数据、车辆动态轨迹、运输数据、站点现场监控等功能。

  共配中心的大屏幕上,展示的是邮政新一代寄递平台,可查询人均揽收量、投递量、投递效率等信息,依据这些数据,能快速、直观地掌握生产作业情况。淅川县分公司揽投部经理罗新伟指着大屏介绍,三级物流节点的电子地图、每天进出口和各乡镇的业务量以及当日各品牌快递业务量占比等“客货邮”运营数据一目了然。

  9月14日8点,淅川邮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随着操作员罗帆点击按钮,4辆装满报刊、包裹的无人车依次发车,将邮件运往厚坡、老城、大石桥、滔河等6个乡镇。“这些无人车是在今年6月投用的,不但方便快捷、绿色环保,最关键的是降本增效,能缓解高峰期人力和车辆不足的压力。”淅川县分公司市场部(乡村振兴办)员工吕山川说。

  淅川邮政目前投用无人车6辆,其中4辆在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负责县乡邮路配送;2辆在厚坡镇,负责将邮件从厚坡镇配送到村里的综合便民服务站。在老城的道路上,印有“中国邮政”标志的智能无人投递车穿梭往来,白色的车身搭配绿色的标志,成了沿途亮眼的“科技风景线”。

  10点整,随着电机嗡鸣声从村口传来,当天首趟无人车稳稳地停在厚坡镇韦集村便民服务站门口。便民服务站老板孙均波已在门口等候,见车停下,他脚步轻快地迎上去,用手机一扫描,随着清脆的“咔嗒”声,无人车柜门弹开。他把邮件取出来,说:“以前在电视里见过这高科技,做梦也没想到无人车能开到俺村来!这小车可机灵了,遇到行人会自动避让,到了村口还会播报取件信息。”

  “快看!邮政无人机又来送邮件了!”淅川县仓房镇的村民们循着螺旋桨的嗡鸣声抬头望去,一架带有“中国邮政”标识的无人机平稳掠过丹江口水库的粼粼波光,缓缓降落在仓房镇邮政支局的停机坪上。揽投员刘太兴快步上前,熟练地取下机舱内的党报党刊和快递包裹,笑着感慨道:“以前从县城送趟邮件,绕着库区山路得跑5个多小时,现在无人机30分钟就到!”

  6月初,首架载重30公斤的邮政无人机在厚坡镇共配中心试飞成功,这条连接厚坡镇与仓房镇的“空中邮路”不仅让邮件投递时效提升80%以上,更让村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这令人惊叹的效率提升,源于南阳邮政以科技之笔,在业技协同领域加快无人化应用推广、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大胆探索,拉开了邮政从“人力奔波”转向“智能快跑”的序幕,开启了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模式,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向“新”而行,方能致远。如今,在南阳的乡村大地上,无人车穿梭田间地头,无人机掠过山川湖库,传统邮政网络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南阳邮政用科技打通服务乡村振兴的“制胜一公里”。未来,随着低空经济与邮政服务的深度融合,将有更多“科技+邮政”的创新模式落地生根,绘就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南阳邮政实现了与地方经济发展互促共荣。截至8月底,南阳市分公司实现业务收入13.97亿元,居全省邮政第1位。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以来,南阳邮政储蓄余额规模从616亿元增长至1240亿元,由全国各地市级邮政第9位跃升至第3位,实现翻番。截至今年9月13日,南阳邮政储蓄余额净增96.3亿元,居全省邮政第1位、全国邮政第2位;全量AUM规模达1505亿元,居全国邮政第6位;1至8月,农产品交易额达1.09亿元,实现了新突破。“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强农兴农惠农为己任,锚定服务乡村振兴目标,构建乡村振兴多方合作场景,延伸服务触角、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邮政篇章贡献南阳邮政力量。”南阳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潘春雨的话语掷地有声。

淅川县分公司揽投部员工通过共配中心的智能看板了解生产情况。

  

淅川邮政已投用6辆无人车投递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