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聚合助力农品出村
作者:卢玉 钱跃辉
时间:2025-07-17     来源:中国邮政报

邮政工作人员走访果农,了解销售寄递需求。  □钱跃辉 摄

  在云南省师宗县五龙乡枇杷种植基地,邮政揽收员穿梭于果树间,将一筐筐新采摘的枇杷打好包,装上邮车,伴着晨曦出发,运往全国各地。在水果上市季节,这已成为师宗县邮政分公司服务农户的常态。

  政策链护航 激发新动能

  “要把农产品销售作为当前邮政寄递发展的主攻方向,激活邮政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师宗县分公司领导的话掷地有声。随后,师宗县分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按片区进行走访,根据县域农产品分布划分“作战”区域:五龙乡的枇杷、沃柑,高良乡的薏仁米、野蜂蜜、葡萄柚,葵山镇的面条,龙甸村的猕猴桃、香米糍粑。

  紧接着,工作组统筹电商、寄递板块的资源,绘制“作战图”,分片区组织电商管理员、快递揽收员上门服务,为农特产品量身打造电商销售方案。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渠道发布农特产品信息和宣传短视频,介绍种植过程、产品特点、营养价值、食用方法等;通过邮乐、抖音直播,让更多外地客户零距离了解师宗农特产品,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根据农特产品订单路向制定邮寄报价,提供包装方案,组织物流运输;售后服务人员做好邮件信息跟踪,对破损农产品邮件及时做好理赔,全力保障农特产品快收快寄。

  产业链协同 构建生态圈

  “龙甸香米糍粑采用民间传统工艺制作,口感香糯,糯而不黏,韧而不柴。高良葡萄柚,果肉晶莹剔透、饱满多汁,口感甘甜,带有天然的清香。”邮政直播间里,主播小姐姐热情地推介当地农特产品。

  师宗县分公司以“产业链协同+生态圈构建”为抓手,为地方农特产品打通“从田间到云端”的全链路通道。通过整合物流资源、搭建农村电商平台,与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建立产销对接机制,联合10家农业龙头企业举办“农产品上行推介会”;与昆明市的3家连锁超市建立直供合作,为果农牵线搭桥。针对沃柑、枇杷、香菇、葵山面条等特色农产品,推出“定制包装+仓储配送+邮乐电商”一体化服务方案,畅通农户对接商超、电商平台的渠道,破解农产品“出山难”问题,构建起“邮政搭台、农户受益、产业升级”的乡村振兴生态圈,让乡村土特产流通更为便捷,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师宗县分公司共销售农特产品30万元,完成农产品寄递近3万件。邮政“电商+寄递”的销售模式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村经营主体的第一选择。

  服务链下沉 破解“流通难”

  “枇杷上市时,我每天5点多就到果园和乡亲们一起采摘、装箱。乡亲们教我选果,我教乡亲们打包,大家一起忙碌,累是累点儿,但我也很开心!”揽收员杨永青笑着说。装箱时,杨永青会特别叮嘱农户,箱底要垫上防震纸,侧面要塞上气泡柱,装枇杷时更要轻拿轻放。

  师宗县分公司为生鲜水果开辟“绿色通道”,邮车到达邮件处理中心后,给予优先处理、优先发运,确保当天收寄的生鲜水果当天发运完毕。“我们会在生鲜水果的外包装贴上绿色面单,提示每个环节都要优先处理。”杨永青说。

  电商管理员朱雪艳每周都要驱车前往乡镇网点,往返一趟就要60多公里。葵山面条客户李春先不懂电商销售,朱雪艳就手把手教他注册网店,指导他宣传引流。“看着李师傅通过手机把葵山面条卖到省内外各地,我觉得自己在山路上就没有白跑。”朱雪艳不无自豪地说。

  从枇杷基地到电商直播间,从面条作坊到城市商超,师宗县分公司以“政策惠农、服务便农、产业兴农”为抓手,将销售寄递网络化作乡村振兴的经纬线。当一件件贴有“中国邮政”标签的农特产品包裹奔向全国各地,背后是千万农户的增收希望,更是邮政服务地方经济的生动实践。